當前我國各生產(chǎn)區(qū)水稻已進入拔節(jié)和孕穗期,春玉米處于灌漿結(jié)實期,夏玉米處于大喇叭口期或抽雄吐絲期,正是秋糧產(chǎn)量形成的關(guān)鍵時期,也是對溫度十分敏感的時期。那么秋收作物水稻、玉米、茶葉、柑桔怎么應(yīng)對高溫熱害?怎么最大限度降低災(zāi)害給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和農(nóng)民收入造成的損失呢?
水稻怎么應(yīng)對高溫熱害?
1、灌水調(diào)溫,降低田間溫度。
對已進入孕穗期或抽穗揚花期的稻田,應(yīng)及時灌溉復水,一次灌水7-10厘米,將田間溫度降至35℃以下。后期須密切關(guān)注田間水層變化,采取間歇灌溉,濕潤管理。
2、噴施葉面肥,提高水稻抗高溫熱害能力。
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畝用200克磷酸二氫鉀加200克尿素兌水100公斤進行稻田噴霧,達到補肥、增濕、降溫、保葉的多重功效。
3、防病蟲害與防熱害相結(jié)合。
可選用呋蟲胺、氯蟲苯甲酰胺、75%三環(huán)唑、75%肟菌·戊唑醇等進行防治稻飛虱、稻縱卷葉螟、水稻稻瘟病、紋枯病等病蟲害,可適當加大藥液用量,多兌水噴施,做到既防治病蟲又增濕降溫。
玉米怎么應(yīng)對高溫熱害?
1、中耕培土。
有灌溉條件的田塊要及時澆水抗旱,并結(jié)合中耕培土,減少水分蒸發(fā)。
2、噴施葉面肥和抗旱劑。
可噴施植酸類抗旱劑和磷酸二氫鉀、過磷酸鈣溶液,降溫增濕,提高抗性。
3、控制病、蟲、草害。
主要防治玉米螟、粘蟲、斜紋夜蛾、蚜蟲等害蟲,瘤黑粉病,紋枯病,大、小斑病以及葉銹病等病害。
4、人工輔助援粉。
沒有灌溉條件的,在清晨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人工輔助授粉,即人為搖晃植株,使花粉盡快落到花絲上,在花粉失活前授粉保證果穗受精膨大。
茶葉怎么應(yīng)對高溫熱害?
1、澆水保苗。
水源條件允許的地方采取澆水保苗,幼齡茶園宜小溝漫灌,不宜采取噴灌和大水漫灌,避免土壤流失,露出根系,不利茶苗成活,澆透澆足,在每天早、晚進行。
2、遮陰覆蓋保苗。
在幼齡茶園兩側(cè)鋪草覆蓋或地膜覆蓋,鋪草厚度8cm~10cm,每次1000kg~1500kg/畝左右,以減少土壤蒸發(fā);小苗地用遮陰網(wǎng)搭架遮陰。
3、使用葉面肥。
既補充養(yǎng)分,又增加水分,刺激芽葉生長,提高抗旱能力。
4、防蟲保苗。
高溫干旱期間茶園更容易發(fā)生病蟲危害,要做好茶園病蟲害的預測預報,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。
5、其它事宜。
旱情未解除之前,茶園不宜過度采摘、分批分期及時采摘,注意留葉采摘,以利恢復樹勢;不宜耕鋤除草,特別是新建茶園不能頻繁除草,以免損傷茶苗根系,造成茶苗死亡,同時,雜草可增加土壤地表覆蓋,減少水分蒸發(fā),降低地表溫度;避免修剪,以免加重旱情,待旱情完全緩解后,可進行輕修剪。
柑桔怎么應(yīng)對高溫熱害?
1、中耕。
深度10厘米左右,坡地宜深,平地宜淺,主要作用是破壞土壤毛細管,減少水分蒸發(fā),同時清除雜草,以免與柑橘樹爭奪水分。
2、樹盤覆蓋。
樹盤用稻草、秸稈、農(nóng)肥等覆蓋,2000公斤/畝,厚度在10厘米以上,有條件的可再覆蓋薄膜,以保墑保水。
3、灌溉。
有條件的可采取澆灌、噴灌等節(jié)水灌溉設(shè)施加以灌溉。
4、施用保水劑。
在土壤中施用固水型農(nóng)林保水劑,幼樹20~30克/株,結(jié)果樹50克/株;也可對樹冠噴布200倍液的高脂膜類溶液,以減少土壤和葉片水分的散失。葉面噴施1~2次噴施寶1500~2000倍液或旱地龍400~500倍液,能有效減少蒸騰量,提高抗旱性能。
5、合理整枝,減少樹體蒸騰。
剪除多余枝梢,合理留枝;及時短截,有效促進枝梢老化,減少嫩枝嫩葉在樹體上的比量,以提高樹體自身的抗性,減少蒸騰量。
6、葉面噴肥,補充營養(yǎng)。
果樹受災(zāi)后根系受損,吸收能力差,不宜進行根部施肥,可選用0.1~0.2%的磷酸二氫鉀加0.2%的尿素或營養(yǎng)性葉面肥及時進行根外追肥,隔5~7天一次,連噴2~3次,補充營養(yǎng)。
7、樹干刷白。
對幼樹及更新樹等,用10%石灰水涂白樹干,對減少樹體水分蒸發(fā)和防止日灼有一定效果,也可以防止樹干樹皮被日灼傷害繼發(fā)流膠病或腳腐病。
8、及時防治病蟲害。
總而言之,高溫熱害會直接影響這些作物在秋收時的產(chǎn)量,各大種植戶應(yīng)提前做好預防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