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雕琢時光 > 茶文化

解密品品香董事長林振傳的白茶爆款產品的打造方法

來源:雕琢時光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3-10-30    瀏覽次數:469


  這幾年,白茶挺火,一改十幾年前白茶在市場上默默無聞的局面。在中國六大茶類中,白茶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茶,喜歡它的人大多喜歡它近乎天然的氣質。


  提到白茶就不得不說起福鼎白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、福鼎市茶業(yè)協會會長、中國白茶領導者——林振傳董事長和他的品品香茶業(yè)。


  一款好白茶,要滿足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標準。90年代末的福鼎白茶,由于缺乏統(tǒng)一管理,品質參差不齊,規(guī)范與創(chuàng)新白茶制作技藝便成為了當時的當務之急。


  品品香茶業(yè)董事長林振傳始終堅守一生只干一件事的初心,以茶為生、以茶為業(yè)、以茶為樂;他以推動白茶發(fā)展、振興家鄉(xiāng)白茶事業(yè)為使命。在白茶的傳統(tǒng)工藝基礎上,林振傳提出白茶要具備“開合精成”四個關鍵性步驟,“開”即開青、萎凋;“合”即合篩;“精”即精制;“成”即成香。



  在這四個關鍵性步驟中,萎凋和干燥是白茶制作過程中的核心工藝,但福鼎三面環(huán)山,一面向海,氣候潮濕多雨,傳統(tǒng)白茶制作的日光萎凋方式不能滿足標準化的生產要求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林振傳聯合福建農林大學的專家,經過長期的試驗,研制出了LED光源萎凋生產線,可實現自動化控溫、控濕,比人工操作更精準,生產效率高又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、品質穩(wěn)定,獲得了國家專利。



  核心工藝的問題解決之后,林振傳又帶著技術團隊攻克了自動化挑選雜質、靜電除塵、壓成型等技術難關,白茶的生產擁有了完備的自動生產線。


  然而,新的問題擺在了眼前。由于白茶的口味清淡,香氣較弱,無法撼動當時市場上流行的高香型茶葉,距離福鼎較近的江浙滬市場上,依舊是綠茶的天下。如何讓清淡幽雅的白茶也能擁有更多的香氣?林振傳受到了師父王亦森在福鼎茶廠時研制的新工藝白茶的啟發(fā),用了三年時間,研發(fā)出了全新的白茶品類:花香白茶,成為了白茶行業(yè)的突破,獲得了國家專利。



  這款“冰糖甜、蘭花香”的花香白茶推出后,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,喝白茶的人逐漸多了起來。而隨著“一年茶、三年養(yǎng)、七年寶”說法的流行,消費者開始逐漸追求老白茶。老白茶的確有長期保存的優(yōu)勢,是六大茶類里和黑茶“唯二”兩類可以長期保存的茶。但老白茶也同樣缺乏一個公認的行業(yè)標準,市場上魚龍混雜,真假難辨。


  怎么辦?林振傳將消費者對老白茶的疑惑歸納為三個方面:年份是否真實,等級是否明確,產地是否正宗。針對這些問題,他果斷推出了老白茶標桿產品“曬白金”——緊壓成巧克力狀的梯型小磚,5克一粒,方便攜帶,便于泡飲,并擁有年份、等級和產地的標準身份證。經歷36小時全程復式萎凋、72小時走水、720小時醞化、26300小時至醇的曬白金口感甘爽綿柔,棗香馥郁,實為老白茶珍藏典范。林振傳還提出了“老白茶煮著喝”的標準品飲方式,層層熬煮,呈現茶葉本真。



  今天的白茶產業(yè)日趨良性發(fā)展。LED光源萎凋生產線在多家茶企中順利落地推廣,成為福鼎茶行業(yè)標準化進程的重要成果之一。 林振傳對于產品質量的匠心堅守與對于滿足消費者對白茶口感的執(zhí)著,締造了品品香茶業(yè)的國家專利產品花香白茶以及老白茶標桿產品曬白金的雙爆款傳奇,也成就了白茶產業(yè)蓬勃向上的繁榮之景。


其他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