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參的功效與作用
簡介
元參,別名苦參、苦參根、苦參頭,為蕓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苦參的干燥根。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至云南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福建等地。元參性涼,味苦,歸肝、胃、心經(jīng),具有清熱燥濕、殺蟲止癢的功效。
功效
清熱燥濕
元參性涼,味苦,入肝、胃兩經(jīng),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。適用于治療暑濕內(nèi)蘊證,如暑熱煩渴、濕熱泄瀉、黃疸、目赤腫痛等。
殺蟲止癢
元參味苦,性涼,入心、肝經(jīng),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。適用于治療蟲積腹痛、蛔蟲病、蟯蟲病、皮膚瘙癢等。
抗菌消炎
元參中的苦參堿、去氧苦參堿、異苦參堿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。適用于治療細(xì)菌性痢疾、腸炎、尿路感染等。
4. 抗病毒
元參中的苦參堿、去氧苦參堿等成分具有抗病毒的作用。適用于治療病毒性感冒、皰疹性咽峽炎、手足口病等。
5. 抗腫瘤
元參中的苦參堿、去氧苦參堿等成分具有抗腫瘤的作用。適用于治療胃癌、肝癌、肺癌等。
作用
治療暑濕內(nèi)蘊證
元參性涼,味苦,入肝、胃兩經(jīng),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。適用于治療暑熱煩渴、濕熱泄瀉、黃疸、目赤腫痛等。
治療蟲積腹痛、蛔蟲病、蟯蟲病
元參味苦,性涼,入心、肝經(jīng),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。適用于治療蟲積腹痛、蛔蟲病、蟯蟲病、皮膚瘙癢等。
治療細(xì)菌性痢疾、腸炎、尿路感染
元參中的苦參堿、去氧苦參堿、異苦參堿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。適用于治療細(xì)菌性痢疾、腸炎、尿路感染等。
4. 治療病毒性感冒、皰疹性咽峽炎、手足口病
元參中的苦參堿、去氧苦參堿等成分具有抗病毒的作用。適用于治療病毒性感冒、皰疹性咽峽炎、手足口病等。
5. 治療胃癌、肝癌、肺癌
元參中的苦參堿、去氧苦參堿等成分具有抗腫瘤的作用。適用于治療胃癌、肝癌、肺癌等。
使用方法
內(nèi)服
煎服:取元參10-15克,加水煎服,每日1-2次。
泡服:取元參1-2克,研成細(xì)末,用沸水沖泡,代茶飲用。
外用
洗劑:取元參10-15克,加水煎煮,取汁洗患處。
敷劑:取元參10-15克,研成細(xì)末,加入蜂蜜或香油調(diào)成糊狀,敷患處。
注意
元參性涼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元參味苦,孕婦慎用。
元參與甘草、大棗等不宜同服。